40年,是一組壯美的詩篇。
40年,萬新一路披荊斬棘,不斷收獲壯大,這一切源于他心懷夢想,世界上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最美的風景,總是在前方……
他像一匹縱橫馳騁的駿馬,一路風雨一路歌,去追尋心中最真的夢。他的寬廣胸襟,他的篤定自信,他的鐵骨柔情,他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他對企業的高度責任感,在萬新跋涉過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烙下了深深的痕跡。他就是萬新光學集團的掌舵人——董事長湯龍保。
萬新之所以能夠每次幸運地抓住機會,正是由于湯龍保董事長一直在守望未來,他能夠洞見社會變革所帶來的機遇而提前作好布局,盡管這中間可能需要等待數年。在他看來,企業家應該是永遠地創造未來,而不是等待未來。

記者(以下簡稱記):首先祝賀萬新光學40周歲生日快樂!萬新光學自1973年成立到今天已經走過了40年的風雨歷程,40年來萬新人堅持創新與奮進,從小作坊到國內鏡片龍頭企業,從單一經營到集團化發展,湯董您認為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您抓住了哪些機遇?
萬新光學董事長湯龍保( 以下簡稱湯):企業必定是伴隨著行業的發展而發展的,萬新同樣也是如此。不論是40年前的純手工制作的鏡片加工小作坊,還是現在的智能化生產企業,萬新一直懷揣遠大的目標。這個目標使得我們招募那些立志解決重大問題的員工。我也一直鼓勵萬新全體員工都要為自己樹立遠大的目標,不只看到丹陽,而是著眼于整個中國;不只看到中國市場,還要著眼于全球市場。要保證有全球的視野,時刻記住萬新的產品是服務于所有人。萬新的發展離開不創新。從1973年萬新開始生產鏡片開始,“創新”因子就已深植到萬新的血液中。萬新的發展始終緊握行業變革的先機。上世紀80年代,萬新便開始關注樹脂鏡片這一當時的新型產品。1993年,萬新排除萬難啟動了樹脂鏡片生產項目,與世界頂尖原料供應商——美國PPG達成戰略合作,就1.499樹脂鏡片的生產引進CR-39單體。次年,萬新組建了樹脂鏡片生產車間,成為中國內資企業中首家生產銷售樹脂鏡片的企業。不過在經過多年的生產及市場調研后,我們發現樹脂鏡片盡管解決了玻璃鏡片厚重、易碎等問題,但是也有其局限性:1.499折射率低,清晰度高,但是若近視度數較高的人佩戴還是不夠輕薄;1.56、1.60折射率相對較高,鏡片相對輕薄,但色散系數高,成像質量不夠好。有沒有一種更為科學的鏡片材料改善產品的性能?萬新人開始了思考。經過努力,萬新終于在2010年與日本三井達成合作,引進了其利用聚氨酯合成的MR-7、MR-8高折鏡片材料。現在日產量已達40000片的高折鏡片生產基地,能充分滿足中高端鏡片市場需求。高質量的鏡片需要高新生產設備的做基礎,于是,萬新與SATIS、LEYBOLD等全球先進設備供應商也開始了良好合作。隨著“萬新”品牌在國內鏡片市場的崛起,差異化產品提供者也成為萬新又一次轉變的契機。車房鏡片加工中心成立12年以來,為全球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優質的鏡片解決方案。不管是鏡片材料的更新,生產設備的引進還是鏡片產品的革新,萬新不斷挑戰自我,始終致力于為客戶及消費者提供完美的鏡片產品及視力問題的解決方案。以上這些都是萬新創新的體現,新的時期更需要我們保持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一盤棋中,每一顆棋子都是圍繞全局服務,一顆棋子,到底放不放,放到哪里,首先要從全局考慮,有戰略意識,才能把每一步走好。這是湯龍保運用在企業中的集團觀和戰略觀。他強調萬新旗下的各公司都要以集團為旗艦,統一、協調發展,形成強大的戰斗力。
記:我們看到萬新集團在嘗試多元化發展,集團旗下業務已涉足了鏡片、鏡架、隱形眼鏡及護理液等領域,在產品種類上非常齊全,將來在產品鏈延伸方面有什么規劃?
湯:2 0 1 1年,萬新光學集團正式成立,這也使得企業的集團化、多元化更具向心力。現在,我們在鏡片領域集聚“萬新”、“柯達”、“恒典”三大風格鮮明的品牌;“凱迪拉克”、 “寶世杰”、“Hallmark”等專注不同領域的鏡架品牌;“柯藍”、“沙福隆”、 “達芙妮”等健康舒適的隱形產品。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隱形眼鏡的后起之秀——上?滤{光學眼鏡有限公司在短短的不到2年的時間內,已經出色地打造了自有品牌“柯藍”,并在 2012年底成為國沙福隆護理液全線產品系列的中國地區唯一代理商,集團對柯藍的成長期待無限。目前萬新所涉足的品類非常多元,產品線也較為豐富。對于萬新來說,產品鏈延伸的深度及廣度,與萬新光學的整體發展速度是較為匹配的,太快或過慢都會影響到整個集團的發展水平。當前,除了產品規劃,萬新仍需加強內功的修煉,如生產工藝、管理制度的健全等。萬新距離成為消費者品牌還有一段路要走,這意味著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積極推進品牌推廣策略的制定與執行,為客戶提供類型豐富的培訓課程,共同將鏡片這一類半成品培養成消費者品牌,期待成為客戶值得信賴的市場決策的分析者、提供者。
記:萬新光學近幾年在內銷市場的發展成績備受行業矚目。您認為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哪些方面?
湯:萬新內銷隊伍于2002年正式組建。通過4年的發展我們發現,國內銷售市場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美好許多。為此,萬新在2006年進一步完善了內銷體系,分別設立了銷售部、市場部、培訓部、客服部及物流部,五大部門相互配合。6年多以來,內銷團隊在副總經理湯峰的帶領下,先后在全國設立了16家辦事處及車房加工中心,2012年回款超額完成集團下達的任務,同比增長47.4%,全國有效客戶2200多個,涵蓋8000多家門店。通過全年促銷廣告、眼視光健康中國行、《萬新志》以及櫥窗展賣系統等豐富的市場推廣形式,萬新的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萬新學苑也在各界的關注下,培訓課程不斷完善,萬新市場部及培訓部也成為行業為之效仿的對象。此外,物流部、客服部等也不斷完善服務機制,為客戶提供不斷升級的服務。內銷近幾年的成績首先是源自于內銷團隊對于國內市場發展情況的準確判斷。“大機會在變小,小機會在變大”是互聯網的生存現狀,我想,這同樣也是我們眼鏡行業的發展現狀之一。在信息急速裂變的今天,一些極好的發展機遇變得可遇不可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將小機會、小事情做到極致,才有可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萬新內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默默無聞到今天的行業認可,這一路的發展也源自我們對于一些服務細節、機遇的把握。想客戶所想,服務決勝終端,創新性地發展,建設了一個良性的服務環境,在差異化競爭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優勢位置。在萬新集團,員工構成分為老中青三代,有早年跟隨湯董一起創業的兄弟姐妹,有中途加盟的志同道合者,還有一支逐漸成長的萬新內銷精英團隊。湯董在萬新集團的員工中有著很高的威信,他更愿意把這解讀為員工對自己的信任。“如果你得不到員工的信任,你的決策就不會很好地去執行,而獲得信任的方式,就是通過時間證明自己做的都是正確的,員工跟著自己干了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企業也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