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價格反彈仍屬炒作
發布時間:2013-08-22 新聞來源:一覽化肥英才網
時至八月下旬,國內尿素市場頻現出廠價堅挺甚至小幅反彈的情況。由于考慮到尿素長時間的跌價已幾乎觸底,繼續下滑的空間較為有限。因此,業內不免對之前的預期抄底判斷心生動搖,秋季備肥的呼聲隨之漸起。或許這些正是尿素企業最希望看到的,然而從多方面利弊因素分析可以斷言,行情反彈尚缺少足夠支撐。換句話說,近期尿素漲價仍可理解為廠家炒作。雖然現階段山東、河北的尿素出廠底線價被業內判斷為1550元/噸,同時也能得到大部分經銷商的認可,但涉及到具體實操上,則勢必要著重判斷漲價的起始周期及大概漲幅。那么從當前的尿素行情走勢中,我們對此顯得有些茫然,至少很難看到盈利空間。
外單補貨引發漲價假象
一直以來,只要是尿素生產企業處于困境中,就總能發覺可以用來炒作的話題。比如營造內需好轉的環境,連續提價達到刺激下游采購的目的;又好比用夸大尿素出口形勢的方法從表象上制造出因內需、外貿重疊而導致貨源緊張的假設。這些都是以往廠家慣用的策略,且屢試不爽。經過多年以來的博弈交鋒,雖商家愈發謹慎,怎奈教學相長,廠家卻變得更為老道,就拿近期漲價來說,其實最初的起因只是出口補貨,由于在之前印度競標中,很多中標的貿易商實則采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操作,也就是先拿訂單后采購尿素。如此就拉動了八月中旬的集港熱,也正因為需求急切,山東煙臺的集港價一直持穩于1650-1660元/噸。于是,這成為了近期工廠炒作漲價的理由。但從實際情況看,八月中下旬的出口新單明顯減少,更有疲軟之感,況且后期國際市場尚存諸多變數。例如:阿聯酋和阿爾及爾的尿素新裝置是否會改變供貨格局;又或是當前貨源充足的美國以及南美市場是否還有更多的采購計劃。這些都是未知數,因此可以判斷尿素出口并非長效支撐。
工業肥需求低于預期
隨著秋季備化肥招聘臨近,不少尿素經銷商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內需方面,尤其是復合肥企業的原料采購上。正巧目前國內復合肥企業的開工率較前期相比有了一定提高,抱著對工業肥市場的渴望,業內似乎有了一些利好情緒。但客觀分析,復合肥企業秋季底肥主要以生產高磷肥為主,對尿素的采購量相較春耕而言,保守估計會減少30%,部分甚至要減采50%。且生產高磷低氮配比的復合肥,并非一定要采用尿素作為原料,亦可在價格合適的情況下選購氯化銨代替。簡而言之,工業肥雖對尿素有求可尋,但也會博弈價格,算不得利好支撐。
農業市場繼續推遲啟動
由于國內尿素價格持續低位盤整,特別是在經歷過幾番漲跌之后,業內對行情走勢已表示看空,信心嚴重受挫。之前經銷商還能與尿素企業進行聯儲聯銷式操作,但隨著市場低迷狀態的持續,聯儲聯銷已十分雞肋,而廠商博弈買斷的操作又因企業有意挺價暫無進展,繼續僵持的可能性較大。另外,今年夏天,受大范圍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的影響,我國南方旱情迅速蔓延并加重。與此同時,“十年九旱”的東北地區卻出現多年不遇的特大汛情,多條河流發生了超歷史紀錄的洪水。這些異常的天氣表現,對于農民購肥積極性造成了一定打擊,并會影響農資經銷商對備肥的判斷。秋季備肥甚至冬儲形勢尚不明朗。
綜上所述,國內尿素行情短期內確無剛性支撐,而且唯一的出口利好也因為國際市場供求矛盾而屢屢被外商壓價,利潤過低。因此有部分企業以挺價來博弈貿易商,使得九月出口新單量明顯減少。內需方面也無好轉跡象,復合肥企業生產高磷肥對尿素缺少依賴,更可采購氯化銨作為替代原料,絕非剛性需求;農業市場仍屬淡季,下游經銷商看空后市,且受“南旱北澇”的天氣影響,暫持觀望態度。整體來看,尿素行情缺少支撐,短期價格反彈屬于波動走勢,建議商家謹慎對待。(一覽化肥英才網記者毛毛)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