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傳統行業是否會被電商擠垮
發布時間:2013-05-24 新聞來源:一覽眼鏡英才網
近期,一些傳統零售業的人時有擔憂,按照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保不準哪天傳統零售業就會沒有生存空間。不可否認,電子商務在近年的發展速度很快,對傳統零售業的沖擊力度不小,當然其中也包括眼鏡零售店在內,但是,傳統零售業真的會被電子商務擠垮嗎?
我一直認為,這個世界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正好前幾天看到一條新聞,世界上最小的量產汽車PeelP50將復產。其實,作為汽車來說,PeelP50沒有復產的必要,真正想買車的人不會花那個冤枉錢買這輛車。但如果跳出汽車這個身份,將PeelP50作為一件收藏品,一件藝術品來看,那它復產的價值就產生了。
這條新聞給人的啟示很簡單,就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化,跳出我們固有的思維意識,總是會有新的市場機會存在。傳統的零售業也是如此,在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時代,既然無法阻擋這個時代前進的步伐,那就緊跟這個時代的步伐前進。根據這個時代的發展變化,隨時調整自身的定位,總是能夠抓住生存的空間。
先來看一看傳統零售業與電商的幾大比較。
相對于電子商務來說,傳統零售業的服務飽受詬病。很多人不愿意去線下購物,就是不想被導購的冷眼相待。很多店面的導購高高在上,總以為消費者只是隨便看一看,并沒有把他們當成主顧來看待。并且,大多數導購的主動服務意識不夠,而大多數喜歡購物的女性又喜歡聽一些溢美之詞,喜歡導購用熱情周到的微笑服務,有時候他們原本不準備購物的情況下也會忍不住自掏腰包。而大多數的電子商務網站并沒有交流工具,但他們卻可以提供給消費者一個自由自在的選購環境,至少能夠讓她們不被冷眼相待。當然,如果像是淘寶這樣的平臺,賣家的熱情常常會讓消費者產生沖動。所以,淘寶的購買率遠高于很多平臺,這也是一大原因之一。
而相對于電子商務來說,傳統零售業還有很多不便。在北上廣這樣的消費城市,出門一次來回兩個小時,如果不是特別喜歡逛街的話,或者因為一些原因要逛街的話,很多人寧愿宅在家里,貓在網上選東西也不愿意去逛街。當然,真正的宅居人群還不算多。但是,在線下買好東西之后,拿回家也會是一個問題。如果能夠在網上購買,價格又能便宜的話,誰愿意這么來回折騰呢?直接讓快遞送貨上門最輕松不過。當然,電子商務有太多太多好處,同樣的商品比線下便宜很多,這也是一大原因之一。總得來說,似乎與電子商務比起來,傳統零售業諸多不適。
但是,傳統零售業有電子商務無法彌補的缺點,那就是線下體驗。在傳統零售店購物,可以看得見、摸得著、試得上,這是電子商務無法彌補的缺點。盡管,很多電商已經推出了免費試用服務,但體驗斷不如傳統零售。那么,傳統零售如果能夠把這點做好,也能夠吸引自己的固定人群。其實,彌補自身與電商的不足,把電商的缺點做到最好,傳統零售業的機會很大。之前我就見過一家傳統零售業的活動,只要在該商場購買多少額度的商品,不但可以報銷來回的的士費,還可以安排專人在指定時間送上門。這樣的個性化服務,就能夠捕獲不少消費者的芳心。
同時,如果傳統零售業跳出這個圈子,不把自己當成一個零售商的話,又可以開拓新的市場。在一次沙龍活動中,愛知書店市場總監于杰說過,愛知書店只是叫書店,但卻與傳統的書店不同。傳統的書店紛紛倒閉,為何愛知書店會越開越多呢?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沒有把愛知書店當成書店做,而是當成一個特別的渠道來做。愛知可以跟雜志社合作,成為他們的線下訂閱、發行平臺,可以與教育培訓機構合作,成為他們的一個生源渠道。通過跳出書店這個圈子再來看愛知書店,其實他更多的承擔的是一個介質。他的盈利并不是從賣書得來,而是通過幫助合作伙伴優化渠道,幫合作伙伴省錢來賺錢,這就是愛知書店的模式。而傳統的眼鏡零售業,也完全可以跳出這個圈子,隨著市場的需求轉變自身的職能,只要人還在現實中走動就有機會。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