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期評估報告》于近期公布
發布時間:2014-01-09 新聞來源:一覽化纖英才網
《<化纖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期評估報告》近期公布。滿分100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說:“化纖工業總產值與產量的完成情況可以打100分,而產業向中西部轉移、‘走出去’戰略等方面的工作可能稍顯不足。因此,總體而言,我給出85分的成績。”
化纖工業將自主創新作為保障實施《化纖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核心和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行業在量的積累上,加快質的提升。轉型升級工作成效顯著。《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規模以上化纖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888.5億元,比2010年增長39.2%,年均增長18%;化纖產能達到4021萬噸,比2010年增長14.2%,年均增長6.9%;化纖產量3792.16萬噸,比2010年增長22.7%,年均增長10.8%。而《化纖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計劃要達到的目標是,到2015年,化纖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化纖產能達到4600萬噸,產量4100萬噸。因此,我國化纖工業很好地完成了這方面的階段性任務。
產業轉移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然而并沒有達到預期的進程。端小平認為,東部沿海地區由于具備區位優勢、經濟優勢及產業鏈配套優勢,因而依然是化纖產業最為集聚的地區。化纖產業向中西部產業轉移的落腳點在于產業的整體布局和產業鏈的配套,后續的發展需要發揮轉移地區內的油氣煤電方面的優勢,并實現相應的下游產業鏈配套。
同時,端小平認為,如何將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貫徹到化纖工業“十二五”后期的工作中,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他說,新一輪的改革毫無疑問將會釋放巨大的紅利,然而改革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時間,行業與企業應該對此給予更多信心與耐心。因此,在當前形勢下,要做好長時間“過冬”的心理準備。
端小平同時表示,“走出去”戰略由于受到國際政治環境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有些放緩,但是同時應看到,在人造纖維原料、石油煉化等項目上取得了向產業鏈上游整合的成功突破。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