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玻璃企業30年歷程
發布時間:2010-06-30 新聞來源:玻璃英才網
玻璃行業走過三十年歷程,著三十年不平凡的三十年,也是玻璃企業快速發展的三十年。玻璃英才網(www.glasshr.com)作為這一切的見證者,也深深的震撼著。同時,玻璃英才網為全國玻璃企業提供幾百萬優秀人才,感到責任的重大與自豪。
1978年改革開放后,中國玻璃業迎來了發展的第一個春天。一批合資的玻璃騰空出世,如臺玻長江(1978)、圣戈班(1978)、旭硝子(1979)等。
1978年臺玻長江正式登陸中國。
1984年,國務院頒發了《推廣臺玻長江經營管理方法的有關事項》,全國掀起學習臺玻的熱潮。同年,圣戈班(集團)聯營公司成立,中國玻璃集團化進入探索階段。
1979年旭硝子登陸中國,1985年國際玻璃集團騎士進入中國大陸,此后國際玻璃集團紛紛進入中國,開始跑馬圈地。
198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于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玻璃公司及有關政策問題請示的通知》,明確規定:中國的玻璃公司在原則上享受玻璃集團在中國享受的同等待遇。
1992年南玻上市,中國玻璃企業邁進新里程。
1993年7月29日為了扶植我國玻璃公司的發展,國家輕工業局頒布了《玻璃公司暫行辦法》。1978到1988年的十年,中國玻璃企業一路狂奔,群領風騷數十年。
1993年福耀集團的上市,福耀的誕生為中國玻璃企業的發展開辟了另一條道路。
2005年信義集團上市標志著中國玻璃企業的日趨完美,成熟。
2006年7月8日,中國輕工業局創建白金五星級玻璃企業試點工作正式啟動。經過多輪嚴格篩選和審核,福耀、南玻、信義、金晶4家玻璃企業入圍首批白金五星級玻璃企業創建試點名單。
2007年底,中國星級玻璃企業達84326家,是1978年全國玻璃企業數的100倍,
玻璃業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中國第一批現代意義的玻璃企業是中外合資(合作)的杰作,其目的是為了外事接待。中外合資不僅僅是引入了資本,更多的是現代玻璃企業管理理念,帶來了現代玻璃企業的啟蒙教育。在學習和自我的摸索之中,誕生了星級玻璃企業標準,伴隨著一大批星級玻璃企業的成長,集團化成為了中國玻璃業的新趨勢。集團化競爭使得集團網絡預定與常客計劃、并購和資本市場成為各大集團追捧的熱點,競爭不斷升級。在競爭的過程中,一部分被淘汰出局,一部分實施精品戰略,一部分嘗試新的業態,一部分由其他行業轉入,不斷為中國玻璃業注入新的生命力。
相信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民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和分化,我國的玻璃業會向更加多元的方向發展。根據國外的玻璃業發展歷程來看,玻璃業會從單體——單一品牌的玻璃集團——多品牌的玻璃集團——高度專業化的多品牌或單一品牌的飯店集團,而現在我國玻璃集團正在從單一品牌店的玻璃集團向多品牌的玻璃集團轉變。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