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行業的企業:爭取平等發展機會,啟動“反壟斷”
發布時間:2013-08-12 新聞來源:一覽農藥英才網
近日,國家發改委對合生元等6家洋奶粉企業開出6.7億元反壟斷大罰單。據農藥英才網韓工了解,與農民利益息息相關的農藥行業同樣是國際農藥巨頭在華實施壟斷的“重災區”,同樣應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一些國際農藥巨頭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農藥產品,同樣以“合同約定、直接罰款、變相罰款、扣減返利、限制供貨、停止供貨”等手段,對下游經營者進行了不同形式的轉售價格維持,存在固定轉售商品的價格或限定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的行為。只是這些公司的操作更具隱蔽性,為達到進行價格控制的目的,所有手段的使用和實施都是通過在每個省建立的省級運營平臺按照指令進行的。這種壟斷行為嚴重影響了我國農藥行業的持續和可健康發展。
目前,中國的農藥市場尚不成熟,企業行為具有強烈投機傾向,需要政府加強市場監管。加強市場監管,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企業和個人的舉報上。因為舉報必須掌握相關信息,而信息的獲取有著高昂成本,舉報對于規范市場注定是遠遠不夠的。監管部門必須有更多的主動出擊,只有擦亮眼睛,緊緊盯著企業的市場行為,加強有效監管,才能大幅壓縮企業投機、違法的空間。
從企業層面而言:應大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運用貿易救濟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在遭遇壟斷競爭時,要著眼企業的長遠利益,積極參與“反壟斷”工作,密切配合協會、配合政府部門,與同行相關企業一起形成“四體聯運”的高效聯動工作機制,保護和拓展自己產品市場,捍衛自己的權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面對國際農藥巨頭實施的行業壟斷,要勇敢說“不”。
從行業協會的層面來講:協會要充當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發揮其在“反壟斷”中不可替代的協調作用。一是建立長效服務機制。協會要關注和熟悉國際市場,搜集信息,熟悉和了解國家的法律制度,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及時向政府反映企業的訴求,提出政策性建議,預防和應對市場競爭中出現的壟斷問題。二是建立積極協調機制。協會要指導其會員正確處理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企業與用戶、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本行業與其他行業之間的關系,維護行業內部企業的利益。在行業遇到壟斷競爭時,協會要積極出面組織有關企業,聯系有關部門,協調有關利益,采取有效保障措施,維護行業利益。
截至現在,我國《反壟斷法》公布已經整整5年,在這5年時間里,《反壟斷法》為我國促進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的形成提供了強大的后盾。如今壟斷行為的不斷出現,我國《反壟斷法》的執行應該向常態化方向發展。時下一些跨國公司在華實施壟斷的手段更具隱蔽性,因此,要靈活運用《反壟斷法》及“兩反一保”措施維護我國產業安全和企業利益,其任務是繁重而艱巨的,我們必須主動出擊,雷厲風行。
主動出擊,是指政府監管部門主動搜集信息,發現辦案線索。各種交易信息應是政府的重要監控點,可以通過立法和信息技術手段,將它們納入視野,并賦予相關企業和個人舉報可疑交易之責。主動出擊,也應包括接獲某些初步線索后,政府監管部門積極介入,主動尋求突破。對于商業賄賂等涉嫌犯罪的情形,還可以要求警方協助。主動出擊,對政府監管部門的執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這也是一個“打出威信”的過程。針對一些企業的肆無忌憚,政府監管部門必須用實力證明自己“絕不手軟”,用高效率傳遞正能量。
為保護農民的利益,農藥行業應盡快啟動“反壟斷”,為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爭取公平的地位而努力,同事也為農藥行業的人才爭取更好的發展空間!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