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崗“眼鏡王國”進入轉型期 年產億副眼鏡亟需自主品牌
發布時間:2013-08-15 新聞來源:一覽眼鏡英才網
從承接香港眼鏡企業內遷起家,到目前全球中高檔眼鏡一半在橫崗制造,橫崗“眼鏡王國”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已經走到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正在經歷轉型升級的“陣痛期”。昨天,市長許勤專門率隊來到橫崗街道研究如何推動眼鏡這一傳統優勢產業加快轉型,并提出將制定專門的支持計劃和扶持政策,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眼鏡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發展。
困境:眼鏡出廠價僅為售價的十分之一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橫崗街道已成為全球中高檔眼鏡最大的生產基地,共有眼鏡生產企業361家,從業人員約5萬人,眼鏡年產量超過1.25億副,代工全球七成頂尖眼鏡品牌,九成以上出口到世界120個國家和地區。然而,由于這些生產企業大多停留在代加工階段,缺乏自主知名品牌,近年來發展面臨困境。
“利潤太低了。”高華眼鏡公司的負責人昨天無奈地表示。全球5個著名的眼鏡品牌,4個就由這家企業代工生產。但是,眼鏡出廠價僅為其售價的十分之一,企業仍然是在產業鏈的低端賺“辛苦錢”,利潤微薄。
在橫崗,高華這樣還算是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只有不到30家,其他的幾百家企業規模更小,同質化競爭嚴重。
機遇:年均消費額400億的大市場正在孕育
據相關調研報告顯示,世界眼鏡尤其是中高端眼鏡市場潛力巨大。在發達地區,眼鏡不只是糾正視力的光學用品,更是個性化的裝飾品。歐美眼鏡市場以年均8%至10%的速度在增長。
我國也是眼鏡市場消費大國,約有4億人戴眼鏡。按平均2年換一副算,年銷售約2億副,消費額約400億元/年,未來7至10年,預計國內市場將達到2000億元/年的消費額。
正是看中了這一巨大市場,高華這樣具有一定制造水平的企業已經不甘于再做簡單的來料加工,開始了自發轉型升級的步伐。“我們的轉型升級分三塊:從非法人的來料加工企業向獨立法人企業轉型,在市場結構方面由外銷為主向內外銷并重轉型;在經營方式方面由加工制造向自主創造和自有品牌轉型,去年我們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品牌,今年將在深圳開設多家專賣店,明年會在多個一線城市開設門店。”高華負責人介紹說。但他也坦言,眼鏡企業的轉型升級面臨品牌知名度不高、人才缺乏等一系列困難和問題,需要政府給予支持幫助。
舉措:橫崗將建專門基地推動眼鏡企業集聚發展
眼鏡產業轉型升級“臨門一腳”,亟需政府推動助力。記者從昨天的調研中獲悉,我市擬制定推動眼鏡產業轉型發展的專門計劃和支持政策,并設立專項基金支持眼鏡產業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橫崗街道負責人昨天透露,他們正計劃引導知名品牌眼鏡企業創建眼鏡時尚產業基地,引導企業集聚發展。該項目是以眼鏡為主題的多功能配套大型綜合性現代高端商業服務區,將集眼鏡文化展示、產品展銷、眼鏡休閑體驗、眼睛視光醫學康復、高端人才培訓和行業信息交流發布等功能為一體,遠期還將集研發設計、產品檢測、市場推廣、新品發布、電子商務、商貿金融等為一體,在橫崗建立真正全球知名的“眼鏡王國”。同時,他們還將制定政策鼓勵中小眼鏡企業與知名服裝企業合作,借助企業的品牌效應聯手開拓市場,使服裝、眼鏡、珠寶等這樣的單一產品“跨界合作”,打造“深圳時尚”的整體品牌。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